成公卷十七起元年尽十年(7 / 7)
秋,七月,丙子,齐侯无野卒。
晋人执郑伯。
晋栾书帅师伐郑。
冬,十有一月,葬齐项公。
楚公婴齐师师伐莒。庚申,莒溃。(日者,录责中国无信,同盟不能相救,至为夷狄所溃。溃,户内反。)
[疏]注“日者录责”至“狄所溃”解云:正以凡溃例月,即僖四年春,王正月,蔡溃;文三年春,王正月,沈溃之属是也。今而书日,故如此解。
楚人入运。
秦人白狄伐晋。
郑人围许。
城中城。
十年,春,卫侯之弟黑背,率师侵郑。
夏,四月,五卜郊,不从,乃不郊。其言乃不郊何。(据上不郊不言乃,僖公不从言免牲也。)
[疏]注“据上不郊不言乃”解云:即上七年夏“不郊犹三望”是也。注“僖公不从言免牲”解云:僖三十一年夏“四卜郊不从,乃免牲,犹三望”是也。
不免牲,故言乃不郊也。(不免牲,当坐盗天牲,失事天之道,故讳使若重难不得郊。难,乃旦反。)
[疏]注“使若重难不得郊”解云:宣八年传云“而者何?难也。乃者何?难也。曷为或言而,或言乃?乃难乎而也”何氏云“言乃者内而深,言而者外而浅。下昃日失久,故言乃”然则乃者难之深,今经云“乃不郊”故云使若重难不得郊也。重难之义,皆出于乃字。
五月,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不致者,成公数卜郊不从,怨怼,故不免牲,不但不免牲而巳,故夺臣子辞以起之。数,所角反。怼,直类反。)
[疏]注“不致者”至“牲而巳”解云:庄六年传云“得意致会,不得意致伐”注云“此谓公与二国以上也”然则此经“公会晋侯、宋公”以下“伐郑”亦是二国以上,若得意宜致会,不得意宜致伐。今全不致,故如此解也。言成公数卜郊不从者,即此上文“五卜郊,不从”是也。五卜郊,卜之多者,故言数。云不但不免牲而巳者,谓成公意,卒竟而不复郊。知如此者,正以不免牲,上文巳有说。今此仍不致,故知更有罪也。注“故夺臣子辞以起之”解云:谓不致也,夺其臣子之辞,以起见其罪矣。所以不致得谓之夺臣子辞者,桓二年注云“凡致者,臣子喜其君父脱危而至”今不书至,似若不得脱危然,故曰夺臣子辞也。桓元年注云“不致之者”至“故复夺而凡夺臣子辞,成诛文也”者,义亦通于此。
齐人来媵。媵不书,此何以书?录伯姬也。三国来媵,非礼也。曷为皆以录伯姬之辞言之?妇人以众多为侈也。(侈,大也。朝廷侈于妒上,妇人侈于妒下。伯姬以至贤为三国所争媵,故侈大其能容之。唯天子娶十二女。侈,昌氏反,大也。妒,子故反。取十,七住反,本或作“娶”)
[疏]注“朝廷侈于妒上”解云:言妒其有贤才而居于巳上位者,是朝廷侈之妒也。注“妇人侈于妒下”解云:言不能容众妾而妒恶之者,是妇人妒也。“故侈大其能容之”解云:考诸旧本“大”上无“侈”字。注“唯天子娶十二女”解云:保乾图文。孔子为后王立制,非古礼也。
丙午,晋侯犭需卒。(不书葬者,杀大夫赵同等。犭需,乃侯反。)
[疏]注“不书葬”至“同等”解云:春秋之义,君杀无罪大夫,例不书其葬,见其合绝之。是以僖九年“晋侯诡诸卒”何氏云“不书葬者,杀世子也”是也。其杀赵同等,即上八年“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是也。
秋,七月。公如晋。(如晋者,冬也。去冬者,恶成公,前既怨怼不免牲,今复如晋,过郊乃反,遂怨怼无事天之意,当绝之。去,起吕反。恶,乌路反。复,扶又反。)
[疏]注“过郊乃反”至“天之意”解云:谓明年“三月,公至自晋”是过郊乃反,是其无事天之意。注“当绝之”者。解云:当合绝之,不可为鲁侯矣。 ↑返回顶部↑
晋人执郑伯。
晋栾书帅师伐郑。
冬,十有一月,葬齐项公。
楚公婴齐师师伐莒。庚申,莒溃。(日者,录责中国无信,同盟不能相救,至为夷狄所溃。溃,户内反。)
[疏]注“日者录责”至“狄所溃”解云:正以凡溃例月,即僖四年春,王正月,蔡溃;文三年春,王正月,沈溃之属是也。今而书日,故如此解。
楚人入运。
秦人白狄伐晋。
郑人围许。
城中城。
十年,春,卫侯之弟黑背,率师侵郑。
夏,四月,五卜郊,不从,乃不郊。其言乃不郊何。(据上不郊不言乃,僖公不从言免牲也。)
[疏]注“据上不郊不言乃”解云:即上七年夏“不郊犹三望”是也。注“僖公不从言免牲”解云:僖三十一年夏“四卜郊不从,乃免牲,犹三望”是也。
不免牲,故言乃不郊也。(不免牲,当坐盗天牲,失事天之道,故讳使若重难不得郊。难,乃旦反。)
[疏]注“使若重难不得郊”解云:宣八年传云“而者何?难也。乃者何?难也。曷为或言而,或言乃?乃难乎而也”何氏云“言乃者内而深,言而者外而浅。下昃日失久,故言乃”然则乃者难之深,今经云“乃不郊”故云使若重难不得郊也。重难之义,皆出于乃字。
五月,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不致者,成公数卜郊不从,怨怼,故不免牲,不但不免牲而巳,故夺臣子辞以起之。数,所角反。怼,直类反。)
[疏]注“不致者”至“牲而巳”解云:庄六年传云“得意致会,不得意致伐”注云“此谓公与二国以上也”然则此经“公会晋侯、宋公”以下“伐郑”亦是二国以上,若得意宜致会,不得意宜致伐。今全不致,故如此解也。言成公数卜郊不从者,即此上文“五卜郊,不从”是也。五卜郊,卜之多者,故言数。云不但不免牲而巳者,谓成公意,卒竟而不复郊。知如此者,正以不免牲,上文巳有说。今此仍不致,故知更有罪也。注“故夺臣子辞以起之”解云:谓不致也,夺其臣子之辞,以起见其罪矣。所以不致得谓之夺臣子辞者,桓二年注云“凡致者,臣子喜其君父脱危而至”今不书至,似若不得脱危然,故曰夺臣子辞也。桓元年注云“不致之者”至“故复夺而凡夺臣子辞,成诛文也”者,义亦通于此。
齐人来媵。媵不书,此何以书?录伯姬也。三国来媵,非礼也。曷为皆以录伯姬之辞言之?妇人以众多为侈也。(侈,大也。朝廷侈于妒上,妇人侈于妒下。伯姬以至贤为三国所争媵,故侈大其能容之。唯天子娶十二女。侈,昌氏反,大也。妒,子故反。取十,七住反,本或作“娶”)
[疏]注“朝廷侈于妒上”解云:言妒其有贤才而居于巳上位者,是朝廷侈之妒也。注“妇人侈于妒下”解云:言不能容众妾而妒恶之者,是妇人妒也。“故侈大其能容之”解云:考诸旧本“大”上无“侈”字。注“唯天子娶十二女”解云:保乾图文。孔子为后王立制,非古礼也。
丙午,晋侯犭需卒。(不书葬者,杀大夫赵同等。犭需,乃侯反。)
[疏]注“不书葬”至“同等”解云:春秋之义,君杀无罪大夫,例不书其葬,见其合绝之。是以僖九年“晋侯诡诸卒”何氏云“不书葬者,杀世子也”是也。其杀赵同等,即上八年“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是也。
秋,七月。公如晋。(如晋者,冬也。去冬者,恶成公,前既怨怼不免牲,今复如晋,过郊乃反,遂怨怼无事天之意,当绝之。去,起吕反。恶,乌路反。复,扶又反。)
[疏]注“过郊乃反”至“天之意”解云:谓明年“三月,公至自晋”是过郊乃反,是其无事天之意。注“当绝之”者。解云:当合绝之,不可为鲁侯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