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南唐)亡国之君(下)(2 / 3)
最后李煜甚至来了一句:“我为啥要对你们称臣,那就为了保存我祖上的江山社稷,你们现在让我到汴京去,这不就是要毁掉我门家的基业啊,如果真的这样,我就和你们决一死战。”
这或许是李煜对于宋朝的使者说的最爷们的一句话了,但是这句话到了赵匡胤耳朵里却是只换来了呵呵一笑,赵匡胤很了解李煜,他知道李煜就是这么说说而已,而且李煜是个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家伙,所以他决定征讨南唐。
但是征讨南唐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他对于度过长江没有太大的把握,历来渡江作战少之又少,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赤壁之战,但是这个结局却是很悲惨。
而赵匡胤这边水军并不是很强大,所有他也不能仓促的用船只渡江,因为他们的水军不一定是南唐军的对手,所以还剩下一个方法,那就是建造浮桥。
历史上从来没有人能够在长江上建造浮桥,这又让赵匡胤十分为难,到那时就在此时一个人却主动来投,他说他已经测好了长江的水势,知道哪里能够建造浮桥。
这个人就是南唐人樊若水,这个人本来是南唐的一个文人,但是南唐官场还是科举考试的时候黑幕太多,樊若水考了好几次但是却都考不上,这让他对于南唐心灰意冷,对于整天在皇宫中吃喝玩乐的李煜心中充满了极大的不满。
于是他要报复,他要帮助宋朝灭掉南唐。
为了方便他测绘,他就和宋朝派来的几个精通佛法的少年一起以学术交流的名义来到了南唐,这几个精通佛法的少年也被李煜奉为上宾,樊若水在长江两岸跑来跑去自然是没人敢管他,经过长时间的测算和考察,最终樊若水敲定了建造浮桥的方式和地点。
公元974年,九月,赵匡胤派遣潘美等人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在陆地上,让曹彬带着大军从北面直线进攻南唐,而又给吴越打个招呼,让吴越从东面进攻南唐,三路大军齐聚,南唐有被包围的风险。
但是此时的李煜却是有了点英雄气概,他听说赵匡胤派兵来打他之后,他就对他的那些大臣们说道:“赵匡胤要是敢来,我就披挂上阵和他亲自决战,与宋军死战,保全社稷江山。”
但是李煜也就是这么说说而已,这要是打仗,这家伙真是靠不住。
不久他听说吴越王也牵扯进来了,就给吴越王写了封信:“唇亡齿寒,我完了,对你也没啥好处。”
但是吴越王却是根本不理他,因为此时的吴越王已经下定决心臣服赵匡胤了,他看得出来宋朝统一全国已经是不可阻挡之势了,不能硬抗只能投降妥协。
不久曹彬大军杀到了长江边上,击败了南唐方面的阻击军队,然后准备在采石矶一带搭架浮桥度过长江。
一开始李煜和他的大臣们觉得这长江就没听说过谁能搭成浮桥,你赵匡胤也不行。
于是也就没当回事,就等着赵匡胤被困在长江北岸,而在金陵城内还是该干啥干啥,没有动员全国军队,也没有组织军队加强沿江防御。
但是赵匡胤在樊若水的帮助下,很快就搭好了浮桥,宋军恍如是神兵天降一般,出现在了金陵城下。
而此时吴越国的军队也开到了常州润州一带,也准备直插金陵。
看着城外突然出现的宋军,李煜心里不淡定了,此时在城中包括拉壮丁的也不过是才两万余人,这些人想要击败宋军,很难。
而更让李煜烦闷的是在金陵城内他根本找不到能够担当守卫大任的将领,最终把这件事交给了皇甫继勋,这个人就是之前被柴荣俘虏拒不投降的皇甫晖,皇甫晖的名气给了皇甫继勋一个闪亮亮到光环,李煜觉得皇甫晖是个人才,他的儿子应该也是个人才,所以就把金陵的守卫工作交给了皇甫晖,但是实际上,皇甫晖却是一个草包,要胆量没胆量,要能力没能力,他接管了金陵的防御工作之后,就开始进行消极防御,不主动出击,也不防御。
他之所以搞这样的战略,因为他想投降,但是现在投降肯定不好,落个坏名声,所以他想着城里的兵死个差不多的时候,那时候再投降就没有人敢说什么了。
金陵的守将就是这个态度,金陵城能够守得住那就真是奇怪了。
此时在吴越军这边,他们正在围攻润州,润州的守将是李煜最信任的一个心腹,但是这个心腹到了润州之后却立马投降了吴越军,没有丝毫犹豫,不久吴越军也到了金陵城下,围攻金陵。
其实南唐此时还是有一战之力的,但是因为天灾人祸却最终还是失败了。
先说人祸,有个地方藩镇叫做张雄,他接到了李煜的使者送来的求援书信,立马就调集军队赶赴金陵,走之前他对他的8个儿子说:“我此行必死于国难,你们应该随我尽忠而死。否则就不是忠孝之子。”
可是当他的部队行进到溧阳的时候,却接到李煜的蜡丸书,命令他们停止前进,就地安营(李煜你这是想要干啥?)
李煜的使者认为此处地形不适宜驻扎大部队,他对张雄说:“敌兵如果攻来,不可轻举妄动,等我一天一夜。我要入城面见皇上,让他下令,命令我们引兵入城。”
可是当许逖再回到溧阳的时候,张雄的几万人马已经在宋军的进攻下,只残余1千多人了。张雄与他的8个儿子全部战死。
这就是人祸,这个命令或许并不是李煜下的,但是史书上都记在这是接到了李煜的命令,但是不管是谁,这都是人祸。
再说个天灾。李煜突然想起了水军还有一支大军在湖口一带驻扎,于是就下诏让他们勤王,大将朱令赟奉诏后,立即起兵15万来救金陵。 ↑返回顶部↑
这或许是李煜对于宋朝的使者说的最爷们的一句话了,但是这句话到了赵匡胤耳朵里却是只换来了呵呵一笑,赵匡胤很了解李煜,他知道李煜就是这么说说而已,而且李煜是个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家伙,所以他决定征讨南唐。
但是征讨南唐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他对于度过长江没有太大的把握,历来渡江作战少之又少,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赤壁之战,但是这个结局却是很悲惨。
而赵匡胤这边水军并不是很强大,所有他也不能仓促的用船只渡江,因为他们的水军不一定是南唐军的对手,所以还剩下一个方法,那就是建造浮桥。
历史上从来没有人能够在长江上建造浮桥,这又让赵匡胤十分为难,到那时就在此时一个人却主动来投,他说他已经测好了长江的水势,知道哪里能够建造浮桥。
这个人就是南唐人樊若水,这个人本来是南唐的一个文人,但是南唐官场还是科举考试的时候黑幕太多,樊若水考了好几次但是却都考不上,这让他对于南唐心灰意冷,对于整天在皇宫中吃喝玩乐的李煜心中充满了极大的不满。
于是他要报复,他要帮助宋朝灭掉南唐。
为了方便他测绘,他就和宋朝派来的几个精通佛法的少年一起以学术交流的名义来到了南唐,这几个精通佛法的少年也被李煜奉为上宾,樊若水在长江两岸跑来跑去自然是没人敢管他,经过长时间的测算和考察,最终樊若水敲定了建造浮桥的方式和地点。
公元974年,九月,赵匡胤派遣潘美等人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在陆地上,让曹彬带着大军从北面直线进攻南唐,而又给吴越打个招呼,让吴越从东面进攻南唐,三路大军齐聚,南唐有被包围的风险。
但是此时的李煜却是有了点英雄气概,他听说赵匡胤派兵来打他之后,他就对他的那些大臣们说道:“赵匡胤要是敢来,我就披挂上阵和他亲自决战,与宋军死战,保全社稷江山。”
但是李煜也就是这么说说而已,这要是打仗,这家伙真是靠不住。
不久他听说吴越王也牵扯进来了,就给吴越王写了封信:“唇亡齿寒,我完了,对你也没啥好处。”
但是吴越王却是根本不理他,因为此时的吴越王已经下定决心臣服赵匡胤了,他看得出来宋朝统一全国已经是不可阻挡之势了,不能硬抗只能投降妥协。
不久曹彬大军杀到了长江边上,击败了南唐方面的阻击军队,然后准备在采石矶一带搭架浮桥度过长江。
一开始李煜和他的大臣们觉得这长江就没听说过谁能搭成浮桥,你赵匡胤也不行。
于是也就没当回事,就等着赵匡胤被困在长江北岸,而在金陵城内还是该干啥干啥,没有动员全国军队,也没有组织军队加强沿江防御。
但是赵匡胤在樊若水的帮助下,很快就搭好了浮桥,宋军恍如是神兵天降一般,出现在了金陵城下。
而此时吴越国的军队也开到了常州润州一带,也准备直插金陵。
看着城外突然出现的宋军,李煜心里不淡定了,此时在城中包括拉壮丁的也不过是才两万余人,这些人想要击败宋军,很难。
而更让李煜烦闷的是在金陵城内他根本找不到能够担当守卫大任的将领,最终把这件事交给了皇甫继勋,这个人就是之前被柴荣俘虏拒不投降的皇甫晖,皇甫晖的名气给了皇甫继勋一个闪亮亮到光环,李煜觉得皇甫晖是个人才,他的儿子应该也是个人才,所以就把金陵的守卫工作交给了皇甫晖,但是实际上,皇甫晖却是一个草包,要胆量没胆量,要能力没能力,他接管了金陵的防御工作之后,就开始进行消极防御,不主动出击,也不防御。
他之所以搞这样的战略,因为他想投降,但是现在投降肯定不好,落个坏名声,所以他想着城里的兵死个差不多的时候,那时候再投降就没有人敢说什么了。
金陵的守将就是这个态度,金陵城能够守得住那就真是奇怪了。
此时在吴越军这边,他们正在围攻润州,润州的守将是李煜最信任的一个心腹,但是这个心腹到了润州之后却立马投降了吴越军,没有丝毫犹豫,不久吴越军也到了金陵城下,围攻金陵。
其实南唐此时还是有一战之力的,但是因为天灾人祸却最终还是失败了。
先说人祸,有个地方藩镇叫做张雄,他接到了李煜的使者送来的求援书信,立马就调集军队赶赴金陵,走之前他对他的8个儿子说:“我此行必死于国难,你们应该随我尽忠而死。否则就不是忠孝之子。”
可是当他的部队行进到溧阳的时候,却接到李煜的蜡丸书,命令他们停止前进,就地安营(李煜你这是想要干啥?)
李煜的使者认为此处地形不适宜驻扎大部队,他对张雄说:“敌兵如果攻来,不可轻举妄动,等我一天一夜。我要入城面见皇上,让他下令,命令我们引兵入城。”
可是当许逖再回到溧阳的时候,张雄的几万人马已经在宋军的进攻下,只残余1千多人了。张雄与他的8个儿子全部战死。
这就是人祸,这个命令或许并不是李煜下的,但是史书上都记在这是接到了李煜的命令,但是不管是谁,这都是人祸。
再说个天灾。李煜突然想起了水军还有一支大军在湖口一带驻扎,于是就下诏让他们勤王,大将朱令赟奉诏后,立即起兵15万来救金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