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二杨(2)(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崔书生低头,“其实小弟也没说错什么!”说着,目光愤恨的看着远去的韩姜二人,低声道,“哼,说话一套套的,也不知他们殿试中不中得了!”
  这时,气氛有些尴尬,桌上另一名书生出来打圆场。
  “韩克忠?姜宏业?小弟倒是没听说过他们名声,想来也不是什么学腹五车之辈!”说着,他笑起来,“国朝殿试,北人中者历来寥寥。他们来,不过是凑个热闹。”
  “这倒是!”桌上,另一人也开口笑道,“历来状元探花进士都是南人多。”说着,又笑道,“再说了,今科的几位主考坐师,都是南人,自然是看不上那些北方士子的!”
  闻言,杨荣越发恼怒,“你们要都是这种心思,今科你们也中不了!”说着,忍着怒气道,“再说,这些话是能乱说的吗?”
  “杨大哥您又不是外人!”崔书生笑道。
  “你们呀!”杨荣又看了一眼众人,“读书人,可不单是读书那么简单。首要修身,你们你们一个个,跟乡间纨绔子弟一般。不明事理又沾沾自喜,以后莫说做官,做人都是.......”
  “好啦好啦杨大哥!”崔书生给杨荣满酒,岔开话题,笑道,“今日请您来,是小弟预祝您今科高中状元的。”说着,继续笑道,“小弟恭祝您,金榜题名!”
  杨荣浅浅的喝了一口,苦笑道,“金榜题名哪有你说的那么容易,如今京师之中藏龙卧虎,才学远超我的不知凡几!”
  “大哥自谦了!”崔书生笑道,“如今的礼部侍郎夏大人是您的坐师,他在福建提学任上,对你赞不绝口,您还能不中?”
  杨荣在老家乡试解元,正是当时的福建体学使夏元吉亲点。他出身大儒官宦之家,其祖父在元末时,屡次推辞朝廷征召,在传统读书人看来,是出身正统的读书人。
  而且杨家在当地名声不错,修桥铺路扶弱济老,名副其实的名门望族。
  “昨日拜访老师!”杨荣开口道,“我虽经学好,但今科皇上看重的却是策论!”
  “策论?”崔书生一愣,“论什么?”
  “自然是国计民生!”杨荣低声道,“策论乃实学,非我所长。”
  “杨大哥何必妄自菲薄!”崔书生再笑道,“非你所长,别人也未见得擅长!”说着,忽然大笑起来,“就刚才那两个吃大葱的呆子,他们可能连策论都没做过几篇!”
  一番话,周围人都笑了起来。
  杨荣也跟着笑笑,“不过,老师却说京中有个举子,极擅长策论。而且.........”说着,顿了顿,“这次殿试,十有八九是名列前茅!”
  “谁呀?”崔书生想想,“小弟认识吗?”
  “你应当是不认识!”杨荣低声道,“那人也姓杨,名士奇!”
  “啊也,是他呀!”崔书生一拍脑门,“我虽不认识他,却听说过!”说着,笑起来,“他哪能和大哥您比。”说到此处,又笑道,“大哥可知此人眼下何处?”
  “这倒不曾耳闻!”杨荣道。
  “他是曹国公李家的西席先生!”崔书生低声道,“当今东宫太子的伴当,曹国公的嫡子,以前就是他的学生!”
  ~~~
  画面一转,从玄武湖边,来到铁狮子大街,曹国公府邸的后院。
  清幽雅间内,李景隆正笑着和杨士奇喝酒说话。
  “士奇,后天就是殿试,本宫祝你金榜题名,鱼跃龙门!”李景隆笑道。
  “晚生这年,受国公大人照顾良多,这杯酒该晚生敬您!”杨士奇举杯笑道。
  “外道了不是?咱们都自己人!”李景隆笑笑,“你是在皇上面前露过脸的,简在帝心的人,这一科必中!”
  顿时,杨士奇心中一片火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