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鱼肥、莺飞,海洋天堂!(4.2K)(1 / 3)
在海边,收获与喜悦是一对同义词。
天蒙蒙亮,邳山岛的码头已经喧哗起来。数艘中型渔船经过一番忙碌,离开码头,乘风破浪向着西南方向的海洋牧场驶去。
齐政和海洋业务板块负责人陈哲年、以周院士和葛院士为首的专家代表、以陈坚和梅总为首的投资机构代表,都跟随着渔船一同出海。
以上下琅珰岛为中心的宽广海域,风平浪静。平静的海面下,是一个浮游生物摇曳生姿,鱼类恣意游动,一派生机勃勃的水下世界。
在此之前,这片海域不是这样的。与东海很多海域一样,由于过度捕捞,海域环境荒漠化非常严重,海里除了水,几乎什么都没有。
为了让海里有鱼,嘉谷农牧已经先后投放人工鱼礁45万空方,建设海藻场8000亩,同时放流鱼苗超过500万尾、投放鲍鱼苗超过1000万头、海参苗超过400万头……才打造成鱼虾贝藻参应有尽有的海洋牧场。
渔船上,声呐探鱼仪的屏幕在不断跳动,过滤着搜索到的渔获信息,寻找着之前定位的鱼群。
尽管海洋牧场相对于一般渔场开放,但鱼群的位置是有规律的。
除了主动划分的鱼苗培育区、鱼苗放牧区、成鱼繁殖区外,完善的海洋牧场环境监测平台也具有标记功能,配合渔船声呐,无需盲目巡游,按照标记的位置来捕捞即可。
一众专家挤在声呐探鱼仪前,不时低声的交流:“瞧瞧,一个大鱼群,那是大黄鱼群?哦,又一个大鱼群……”
相比之下,齐政就更省事了。
在灵阵覆盖下的海洋牧场,“神识”在水中穿行,一群群大小鱼摇头摆尾而来。
海洋牧场中上层是时分时聚的鳀鱼群。这是海洋牧场中最常见的小型鱼类之一,是东海单种鱼类资源生物量最大的鱼种,也是海洋牧场食物网中的关键鱼种。
几条体侧扁,身体呈长椭圆形的大真鲷快速游动了过来,追着鳀鱼群捕食。
倏忽间,一大群牙齿尖利、行动敏捷、生性凶猛的马鲛鱼群呼啸而来,从鳀鱼群中心穿过;真鲷被吓得远行而去,鳀鱼群也仿佛是被成群猎食者刺激到了,原有的队形被冲散,小鱼们慌忙地四处乱窜。
“神识”再往前穿行,带鱼开始出现了。
一群体长差不多一米左右,像一根根细鞭似的带鱼群穿梭而过,场面美感十足。
短小精悍的鳀鱼,细长的舟山带鱼,肥美的蓝点马鲛,身姿矫健的真鲷,成群的大黄鱼,连绵成片的小黄鱼……
如果是渔民们“看”到这一幕,嘉谷海洋牧场的鱼种多样性绝对会让他们吃惊不已,这样丰富的渔业资源,东海大多数渔场早在二三十年前就消失不见了。
众所周知,大黄鱼、小黄鱼、墨鱼和带鱼,一向为我国主要经济鱼类,号称“四大渔业”和“四大渔产”。这“四大渔产”,无不是高营养级的底层优质鱼类,可惜经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的掠夺性捕捞,溃不成军。
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抛开远洋渔业不说,一批低值鱼登上了我国近海渔业的舞台。
譬如现在近海的主要渔获巴浪鱼,是一种小型鱼类,位于食物链更下一层次,生命周期短,营养级下降,价值低,广府人都不将其作为食用鱼,而是拿来当饲料,喂养殖的石斑鱼。
美食家谈鱼,讲究珍稀和肉质细腻,犹沉浸在对大黄鱼的怀念里。可是,当渔船打回来的只有巴浪鱼时,甭管多瞧不起它一身粗皮糙肉,烂贱如泥,最终还是要正视现实:我们食用的海水鱼类每况愈下,我们的饮食趣味也不得不向下调整。
有人可能会说,近年来不是推行休渔,不少经济鱼类种群恢复,产量大大提高了吗?
且不说每年为期两到三个月的休渔,对恢复渔业资源的作用多么有限;所谓“恢复了”的鱼群,游动着的全是低幼鱼,而且它们中的绝大多数永远没有机会长大成年。
譬如仍是我国主要经济鱼类的带鱼,现在渔民捕捞上来的带鱼,要仔细挑选方能从一大堆小带鱼中拣出几条大个的“将军”——东海区带鱼的平均肛长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23.2厘米下降到如今的17.9厘米,平均年龄从1.94龄下降到1.45龄。
正是因为如此,嘉谷海洋牧场内体量远超普通标准的经济鱼群,只能用神奇来形容;更不要说还有不少是传统的长寿命优质经济鱼类。
齐政收回意识,此时渔船也纷纷抵达相应的鱼群位置,在渔船主的指挥下,渔夫们开始下网。庞大的渔网被放下,散开将鱼群笼罩其中。
嘉谷渔船放下的,是经过改良的拖网。嘉谷海洋牧场的捕捞强度,都有严格的限定,起码网口要能让小鱼钻出去。
海洋牧场捕捞和公海捕捞肯定不是一回事的,牧场里的鱼是自家的东西,只能捕捉个头足够的大鱼,小鱼要放走。 ↑返回顶部↑
天蒙蒙亮,邳山岛的码头已经喧哗起来。数艘中型渔船经过一番忙碌,离开码头,乘风破浪向着西南方向的海洋牧场驶去。
齐政和海洋业务板块负责人陈哲年、以周院士和葛院士为首的专家代表、以陈坚和梅总为首的投资机构代表,都跟随着渔船一同出海。
以上下琅珰岛为中心的宽广海域,风平浪静。平静的海面下,是一个浮游生物摇曳生姿,鱼类恣意游动,一派生机勃勃的水下世界。
在此之前,这片海域不是这样的。与东海很多海域一样,由于过度捕捞,海域环境荒漠化非常严重,海里除了水,几乎什么都没有。
为了让海里有鱼,嘉谷农牧已经先后投放人工鱼礁45万空方,建设海藻场8000亩,同时放流鱼苗超过500万尾、投放鲍鱼苗超过1000万头、海参苗超过400万头……才打造成鱼虾贝藻参应有尽有的海洋牧场。
渔船上,声呐探鱼仪的屏幕在不断跳动,过滤着搜索到的渔获信息,寻找着之前定位的鱼群。
尽管海洋牧场相对于一般渔场开放,但鱼群的位置是有规律的。
除了主动划分的鱼苗培育区、鱼苗放牧区、成鱼繁殖区外,完善的海洋牧场环境监测平台也具有标记功能,配合渔船声呐,无需盲目巡游,按照标记的位置来捕捞即可。
一众专家挤在声呐探鱼仪前,不时低声的交流:“瞧瞧,一个大鱼群,那是大黄鱼群?哦,又一个大鱼群……”
相比之下,齐政就更省事了。
在灵阵覆盖下的海洋牧场,“神识”在水中穿行,一群群大小鱼摇头摆尾而来。
海洋牧场中上层是时分时聚的鳀鱼群。这是海洋牧场中最常见的小型鱼类之一,是东海单种鱼类资源生物量最大的鱼种,也是海洋牧场食物网中的关键鱼种。
几条体侧扁,身体呈长椭圆形的大真鲷快速游动了过来,追着鳀鱼群捕食。
倏忽间,一大群牙齿尖利、行动敏捷、生性凶猛的马鲛鱼群呼啸而来,从鳀鱼群中心穿过;真鲷被吓得远行而去,鳀鱼群也仿佛是被成群猎食者刺激到了,原有的队形被冲散,小鱼们慌忙地四处乱窜。
“神识”再往前穿行,带鱼开始出现了。
一群体长差不多一米左右,像一根根细鞭似的带鱼群穿梭而过,场面美感十足。
短小精悍的鳀鱼,细长的舟山带鱼,肥美的蓝点马鲛,身姿矫健的真鲷,成群的大黄鱼,连绵成片的小黄鱼……
如果是渔民们“看”到这一幕,嘉谷海洋牧场的鱼种多样性绝对会让他们吃惊不已,这样丰富的渔业资源,东海大多数渔场早在二三十年前就消失不见了。
众所周知,大黄鱼、小黄鱼、墨鱼和带鱼,一向为我国主要经济鱼类,号称“四大渔业”和“四大渔产”。这“四大渔产”,无不是高营养级的底层优质鱼类,可惜经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的掠夺性捕捞,溃不成军。
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抛开远洋渔业不说,一批低值鱼登上了我国近海渔业的舞台。
譬如现在近海的主要渔获巴浪鱼,是一种小型鱼类,位于食物链更下一层次,生命周期短,营养级下降,价值低,广府人都不将其作为食用鱼,而是拿来当饲料,喂养殖的石斑鱼。
美食家谈鱼,讲究珍稀和肉质细腻,犹沉浸在对大黄鱼的怀念里。可是,当渔船打回来的只有巴浪鱼时,甭管多瞧不起它一身粗皮糙肉,烂贱如泥,最终还是要正视现实:我们食用的海水鱼类每况愈下,我们的饮食趣味也不得不向下调整。
有人可能会说,近年来不是推行休渔,不少经济鱼类种群恢复,产量大大提高了吗?
且不说每年为期两到三个月的休渔,对恢复渔业资源的作用多么有限;所谓“恢复了”的鱼群,游动着的全是低幼鱼,而且它们中的绝大多数永远没有机会长大成年。
譬如仍是我国主要经济鱼类的带鱼,现在渔民捕捞上来的带鱼,要仔细挑选方能从一大堆小带鱼中拣出几条大个的“将军”——东海区带鱼的平均肛长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23.2厘米下降到如今的17.9厘米,平均年龄从1.94龄下降到1.45龄。
正是因为如此,嘉谷海洋牧场内体量远超普通标准的经济鱼群,只能用神奇来形容;更不要说还有不少是传统的长寿命优质经济鱼类。
齐政收回意识,此时渔船也纷纷抵达相应的鱼群位置,在渔船主的指挥下,渔夫们开始下网。庞大的渔网被放下,散开将鱼群笼罩其中。
嘉谷渔船放下的,是经过改良的拖网。嘉谷海洋牧场的捕捞强度,都有严格的限定,起码网口要能让小鱼钻出去。
海洋牧场捕捞和公海捕捞肯定不是一回事的,牧场里的鱼是自家的东西,只能捕捉个头足够的大鱼,小鱼要放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