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破竹之势(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想到这里,阮弗下意识摇了摇头,玉无玦低笑,在她唇角印下一吻,“好了,外边下雪了,如今也无事需要你操心,饿了吧,先起来用些东西。”
  阮弗咕哝一声,“被你折腾若此能不饿么?”
  玉无玦笑,“是为夫的不是,不过,娘子既然这么说,便是很满意为夫的表现了,我很高兴,日后会再接再厉。”
  阮弗终于羞愤,“玉无玦!”
  玉无玦声音掩饰不住笑意,“好了,先去吃东西,不然该凉了。”
  阮弗羞愤归羞愤,但一想到始作俑者,便也自我安慰,很快就恢复了正常,不过她倒也还记得玉无玦说的要与他说他葫芦里到底卖着什么药。
  玉无玦一边看着她用膳,一边道,“若是我们想要直接从此处去拿南华的粮草,自然是不现实。”
  阮弗舀了一口粥,看玉无玦。
  玉无玦看着她,眼眸温和,继续道,“但是,阮儿,我何时说过,要把南华的粮草运回此地。”
  阮弗一愣,“你原先与皇兄分明如此说,要给浦城百姓过年……”
  话到这儿,她突然顿住了,“你根本就不是打算用南华的粮草来给百姓过年,而是打算用现有浦城军用粮草分拨一部分给百姓过冬,而南华的粮草你也势在必得,留作后用。”
  玉无玦点点头道,“浦城并不靠近北燕和南华的边境之地,但是,说是不靠近,来回也不过是两日的时间罢了,自浦城往南而行,在南华与边境之地,是南华北部一处牧场所在之地,牧场规模虽是不大,不过也并非没有用处,而阮儿说错了一点,我并非打算用将士的粮食分拨给百姓,要用,也是用别人家的。”
  阮弗放下碗筷,有些无力地道,“所以,太子殿下是看上了南华那一处牧场了么?冬天休沐,那一处牧场,这时候,只怕也成为了边境一带南华军队的粮食了。”
  玉无玦微微扬唇,“的确是,阮儿觉得如何?”
  阮弗看了他一眼,示意他继续说,她已经不想思考了。
  玉无玦笑了笑,语气却渐渐严肃了一些,“古书有围魏救赵的故事,今日,咱们不妨借用借用,这几日在城中行走,我已经听到浦城百姓说了不少北地气候的特征,腊月前期大雪若此,年前十日左右的时间,天气便会慢慢放晴,年后便再无大雪天气了,此是一个好时期,赵瑾如今被困在驼峰山,一时半会定是出不来的,北燕战场战事已经打到浦城,还差一步便可进入北燕中部,大军进入北燕中部之后,战事便完成了大半,其余的便可交给皇兄和其身后的大军了,年后,大军也该转道南华了,此时转道南华,赵瑾无法回援,东部战线的军队若是回援的话,东部战线必然失利,南华陷入两难境地,正是我军进攻的大好时机。”
  玉无玦说到这儿,阮弗也算是明白了,“所以,你的打算是,看起来是去边境抢粮,其实是为了打开从北燕进入南华的国门,国门被击,南华必定想派兵前来阻止,双线作战,未必能阻止得了,而你安排了在这等时候去抢击赵瑾的粮草,把赵瑾困死在驼峰山,而我们带着兵马,就此转道南华?”
  玉无玦点头,阮弗道,“所谓围魏救赵,何人围魏?”
  玉无玦唇边泛起一抹笑意,“阮儿可还记得当年牢峰谷之事?”
  牢峰谷?阮弗猛地反应过来,“牢峰谷被你做了何种安排?”
  玉无玦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当年之事,我并非要牢峰谷如何,只是借着牢峰谷当家运货行路之便,在南华北部的山林中,养了一些兵马而已。”
  阮弗深吸一口气,在别国的深山密林之中养自己的兵马,还这般悄无声息,连她都不知道,不得不说,阮弗这时候,心中是震惊的,她有些艰难的问道,“不少,是多少……”
  玉无玦伸出了一个巴掌,阮弗瞪大了双眼,“五万……”
  玉无玦笑着点头,阮弗几乎是拿着崇拜的双眸去看玉无玦,南华的军队若是运粮给此时已经踏进辰国的赵瑾的话,必定会经过那一个地方,如此的话,这一批突然出现的大军猛力出击,必定会造成重伤,而这一批军粮,就是辰国大军的军用了,而后这匹大军再南下,与玉无玦汇合,必定对南华造成重击。
  七年前,玉无玦便已经为今日的事情做好了这一部分的打算,她相信,用这一只军队来打击赵瑾的粮草,是现下的临时起意,但是,在别国培养自己的军队,这样大胆的行为与计划,也只有玉无玦能够做的出来了。
  对于阮弗的不可置信和眸中的崇拜之色,玉无玦很是满意,笑道,“现下,可还有什么不明白?”
  阮弗愣愣地摇了摇头,叹一声,“还好,你我并便是敌对的双方。”
  玉无玦笑笑,是啊,还好,他们并不是敌对的双方,若当真若敌对的双方,而他心中又存在这一分感情的话,故事又将会如何发展?
  果然如玉无玦所言,不日之后,浦城兵马大动,北燕兵马也已经觉察了,在这大雪严寒之中,冒着恶劣的天气加强防卫。
  然而,在他们加强了防卫之后,却发现,辰国兵马并没有对付他们,玉无玦竟直接带人,直往南华而去,南华境内的边境将士猝不及防,尚未反应过来,玉无玦已经带人越过边境,直接攻入了南华,而南华军队原先虽是有防范,但却更加相信尚在北燕的辰国军队并不会这么快就攻入南华,因此,待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