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燕璟之意(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等玉无玦和阮弗赶到的时候,便只见到了邬世的尸体,邬世是自刎而死的,在万利关宣告攻破的时候,而沧鸿正一脸平静地坐在旁边看着老友的尸体。
  随着万利关攻破,关中的将士或是战死,或是被俘虏了,留在这里的,现下竟然只有邬世和沧鸿两位老将军以及他们已经没有抵抗力了的亲兵。
  其实说来,两人若是在亲兵的带领之下,突围而去,也未必不能保全性命,只是,现下两人却都还在万利关中,可见是不想逃走罢了。
  玉无玦和阮弗挥退了跟在后边的人,夫妻两人独自进入了沧鸿和邬世所在的小楼。
  沧鸿坐在旁边的椅子上,而椅子的另一边,是已经自刎而亡的邬世,如今日头已经西斜,小楼之中有些昏暗,乍然看着这番场景,不免让人觉得有些阴森之感。
  玉无玦进来的时候,沧鸿一脸平静地抬头,看着来人,道,“玉太子。”
  玉无玦神色自若,看了一眼邬世之后,淡淡点头,“沧将军。”
  沧鸿这才看向阮弗,唇角苦笑,“太子妃果然应了那一日的话,今日老夫果然败在两位的手下。”
  阮弗道,“沧将军曾说,胜败乃兵家常事。”
  沧鸿一愣,而后,朗声大笑了起来,玉无玦和阮弗看着,似乎也并不觉得有何异样,等到的笑声停了下来,沧鸿才继续慢悠悠地开口,“是啊,胜败乃兵家常事,只是,若是这场失败会导致今后的战局就此扭转,回天乏力,这兵家常事,放在老夫身上,老夫就是北燕的罪臣啊,在前来万利关之前,老夫曾经与国君立下过军令状,只要有老夫在一日,万利关必定不破,关在人在,关破人亡!”
  玉无玦和阮弗对于这番话,并不发表任何意见,玉无玦只扫了一眼邬世,道,“本宫会着人,厚葬邬世将军。”
  沧鸿有一瞬间的僵硬,而后看着玉无玦平静的眼眸,竟又大笑了起来,“好,老夫败在这样的对手手中,也不枉然!”
  玉无玦淡淡看了一眼沧鸿,也不再说什么,眼眸未有波动,便带着阮弗离开了这个地方。
  只有沧鸿放声笑过之后,看着玉无玦和阮弗相携离开的背影,依旧静静坐在原处,直到整栋小楼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他才闭上了眼睛,喃喃出口,“国君,老臣无能,守不住北燕啊……”
  晚间的时候,下边的人便传了消息告诉玉无玦和阮弗,说是沧鸿也自尽而亡了,阮弗听罢,只是挥了挥手,着人葬了两人。
  万利关被攻破,辰国的大军进入了关内,几乎也可以说,叩开了北燕大半的国门。
  首先得知这个消息的,并不是在北燕国都的燕璟,而是在中部战线与北燕相隔不远的赵瑾。
  彼时,在中部战线,南华同样也在和辰国的士兵打得难舍难分,大帐之中,赵瑾捏着传来的关于万利关被攻破的消息,久久不语。
  一旁的将领见此,沉眉道,“万利关被辰国攻下,于我们也并非是利事啊,战事才刚刚开始,辰国便这般势如破竹。”
  赵瑾低眉继续看了一眼手中的消息,声音微沉,“万利关援军未到,孙行太过于依仗万利关的坚固,有玉无玦亲自在万利关前做指挥,攻下万利关,也并非是意外的事情……只是……”
  赵瑾似乎是笑了一声,声音低沉了许多,“只是,没有想到,仅仅是一个月的时间,玉无玦便拿下了万利关罢了……”
  旁边的几名将领闻声有些着急,“如今两国联军,北燕那边失利若此,与我们日后的作战也无好处啊。”
  原本北燕与南华便是联军,必要时候还要相互联合作战,若是双方的进度有很大的落差的话,对于日后的作战,的确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也有人执于不同的意见,“北燕失利也未必全然都是坏事,辰国太子和逸王如今都在北燕的战场上,若是趁此机会,咱们咱们这边攻辰国腹地,也不失为一个好机会。”
  “只是若是如此的话,岂非是失约之举,我们分明与北燕说好联盟作战……”
  另一位将军持反对意见,认为既然是两国联军,便不该在此时这般明显背弃北燕,不过他话还没有说完,便被原先说话的那以为将军反驳了,“南华和北燕的确是联合作战,不过前些日子万利关被辰国围攻,北燕还不是不用咱们支援而必定要等到北燕自己的援军到来,可见,北燕从心里也是不太相信咱们,既然大家心知肚明,该如何做,还不是一件明白事么?而且,就算咱们想要去援助北燕,只怕北燕还未必敢放咱们入境你呢。”他说罢,便朝着赵瑾道,“赵将军,末将认为,此时,趁着辰国主力攻打北燕之时,便是我方深入南华的时候!”
  那话没有说完的将军闻言,抿了抿唇,“这……”而后,他看向赵瑾,其余的人也看向了赵瑾,赵瑾一捏手中的消息,“按照原先的计划,远定留守北燕南华边境将士不动,我方加快作战,务必在玉无玦反应过来之前,越过容州!”
  众将闻言,皆是凝肃,“是!”
  赵瑾抿了抿唇,很快遣散了众将之后,便即刻拟书回朝,一旁的近侍仅此,忙道,“将军可是还另有打算?”
  赵瑾一边写折子,一边道,“辰国攻下了万利关,正是入侵北燕的好时机,但此时机也是南华攻入辰国的好时机,辰国不会轻易放弃这等机会,为了防止辰国在后边的战事中形式过好而从北燕转到南华,边境之地,还需增加兵马防止才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