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秦璟在襄阳城外等候, 桓容于途中接到消息, 一番衡量之后, 放弃欣赏美景, 下令队伍加快速度, 日夜兼程, 比预期提前两日抵达目的地。
  正逢八月中旬, 天气酷热。
  正午时分,略微在日头下站上片刻,就会热出一身大汗。时间长了, 甚至会将人晒得脱皮。
  北地遭遇旱灾,幽、并两州数月间滴雨未落,溪水河流干枯, 又有飞蝗肆虐, 倾尽全力扑灭,控制住灾情, 粮食歉收也是铁板钉钉。
  相比之下, 荆州和洛州稍好, 进-入七月后, 时有阵雨, 加上百姓提前凿井开渠,在河边立起水车, 日夜看守田边,确保麦苗不会枯死, 勉强可保粮食生产。
  然而, 有经验的农官看过天候,走访乡间,请教过积年的老农,乐观的情绪很快消散。
  “这样的年月,端看老天是不是给饭吃。如果不生变故,上田能收五十石,下田不好说。蝗虫不喜食麻豆,收成倒是能多些。”
  荆州也有蝗虫出现,只是数量不多,很快被扑灭。加上同桓汉相邻,彼此有丹水相连,常年有商队往来,捕得的蝗虫当天就能换来粮食。
  很多半大的孩子结伴捕虫,或多或少为家中添些口粮。日子依旧不甚宽裕,好歹不会像早年间一样吃不饱,全家饿肚子。
  荆州的州城位于上洛郡,该郡北接咸阳,南邻魏兴,往来交通十分便利。因靠近都城之故,郡内建有坊市,规模不及长安建康,行走市货的商队着实不少。
  城内既有南地的商人,也有北地的豪商,还有远道而来的西域胡和草原胡,甚至有从三韩之地赶来的高句丽行商。
  上洛城面积不大,在氐人统治时期,仅作为边界重镇,郡内多建兵营,商贸实属一般。
  秦氏入主长安之后,上洛的性质开始出现变化。
  从太元二年至今,南来北往的商队络绎不绝,城内的商铺不断增多。虽然繁华不比盱眙等城,但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发展的前景十分值得期待。
  几年时间内,上洛逐渐从军事重镇演变为交通商贸枢纽。唯一不变的是,郡内始终有重兵把守,比前朝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次会面的地点选在襄阳,属桓汉境内。长安之所以点头,概因襄阳同上洛比临,如果事情有变,随时可以调兵南下,反戈一击。
  同样的,有上洛城在,也可向建康展示长安实力。
  至少要让桓汉文武知晓,北地固然遭灾,粮食连年歉收,不代表长安穷得响叮当,更不代表秦国一点底气没有,养不起十万强军。
  秦国不肯示弱,桓汉亦然。
  从表面上看,双方貌似和气,并没有起干戈的迹象。事实上,都是连续调兵,从上至下憋着一口气,誓要想方设法争个高下。
  营盘立在边境,将士往来巡逻,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铠甲鲜明,杀气腾腾。擦肩而过时,目光相对,矛尖相抵,稍有不对,随时可能-擦-枪-走过,直接撸袖子打起来。
  在这种气氛下,桓容的车驾终于抵达。
  城内百姓闻讯,纷纷往路旁迎驾。
  遇天子大辂经过,山呼万岁声不绝。更有年轻的女郎和少年载歌载舞,献上美酒羔羊,迎接天子入襄阳。
  魏晋时期,尚存先古之风。
  歌舞并非小娘子的专利,无论士族高门还是庶人百姓,年轻的郎君都能舞上几曲。没有几样拿得出手的本事,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出身高门。
  对此,桓容深有体会。
  去岁宫内设宴,王谢等高门郎君齐聚。宴会中途,几名郎君抚琴弄笛,在月下舞剑,恣意、豪迈、潇洒,尽显慷慨男儿之气。
  时至今日,桓容依旧记得清清楚楚。每次回想,都会有新的感触,仿佛画面就在眼前。
  只不过,这份记忆并非完美无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