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你不许凶我!_第161章(1 / 2)
从南边传回来的消息,天气愈发炎热,从开了春后,就没有下过一场雨。
傅湉神色严肃,去信让李庆年帮忙推广新的稻种,不需要百姓们花钱买,只需要用等量的粮食来交换就可以。
兴东郡跟南明郡的百姓大多知道傅家米铺,这个时候傅家米铺一直以来积攒的好名声就起了作用。李庆年派人将育出来的秧苗摆在米铺供百姓观看,有不少百姓闻询而来,有人犹豫不决的,就换个一斗回去自己试着育秧。待发现育出来的秧苗确实要比自家的长得好,便忙不及的用自己稻种来换新的。
傅家米铺的新稻种就这么一传十十传百,不仅是两个郡县的百姓来换,不少周边郡县的百姓听闻了消息,也带着米粮赶来换。
而远离南方的庆阳城,傅家米铺并没有积累下两郡的声名,便只能由皇室主导。
皇帝先是一道圣旨嘉奖了康乐侯,夸奖他年少有为,进献了产量更高更易存活的新稻种,在一长串的对康乐侯的褒奖之后,便是对于新稻种的重视,详叙了新稻种的种种好处,以及于家于国的好处。最后圣旨中说道:皇庄将以身作则,今年开春先换上新稻种。圣旨之中明里暗里的暗示官员世家,要为民身先士卒。
凡是听到了消息的官员公侯们,都派了人到康乐侯府上打听消息。
康乐侯府一时门庭若市。
但这就是傅湉的目的,庆阳城要说谁的庄子土地最多,那必然是这些世家大族名下的最多,要想扩大新稻种的名声,让普通百姓跟风换上新稻种,让这些人打头阵是最好不过。
于是他们才合谋演了这么一出戏。
果然如同他们预料中一样,在圣旨下来之后,各家都派了人来询问情况,加上还有周、卫、聂三家早就已经试种过,且这三家跟侯府的关系甚笃,可信度更高,不少人当即决定换用新稻种。
傅湉把他们全打发到了西市的傅家米铺去。
第113章
这些世家大族们缺的从来不是钱, 就算是三年的大旱也动摇不了他们的根基,这个时候会跟傅湉来打听新稻种的,都不过是为了向皇帝表忠心。
傅湉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这群肥羊。
新稻种的价格被翻了十番,世家们派去采买新稻种的管事们听完都懵了, 匆匆回去禀告主家, 虽然各个神情都不太好看,但最后管事们还是被打发来买稻种。
皇上亲自下了圣旨褒奖, 甚至皇庄都率先换了新稻种, 他们不换,不明摆着跟皇帝不对付么?
就算确实贵了点,那也得换,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从二月中旬开始,西市的傅家米铺便陆续有一茬茬的人捧着大把的银票来买稻种,小乔数钱数的手都软了,就干脆将仓库打开,让常喜带着人进去搬稻种, 她就一张桌子一把算盘坐在仓库门口, 噼里啪啦的运指如飞的算账收钱。
这热闹的场面吸引了不少百姓围观, 西市原本就多为平民百姓聚集, 偶尔会有大宅里的管事们来采买,却少见这么多家一起的。
好奇的百姓们你问我我问你,都在打听这都是在买什么, 这么热闹, 而且这些平时鼻孔朝天的管事们都捧着银子生怕买不着一样。
一开始没人知道具体的情况, 后来不知道是哪里传出来的消息,说是原来康乐侯的庄子上培育出了新稻种,抗干抗旱,又好伺弄,收成还比普通稻子多,据说卫国公府跟镇南侯府的庄子上一季都换了新稻种,别人都减产的时候,就他们的庄子上收成还多了。
有人还不知道从哪里得知了圣旨的事情,加进去后说的有鼻子有眼的,毕竟皇上都下圣旨的夸奖了,那肯定是没有错的。
于是等世家大族的管事们散去后,庆阳城的百姓们都纷纷好奇的围到了米铺周围,有人试探着上门询问,能不能也买一些新稻种,快要被凶神恶煞的二掌柜吓跑时,却听大掌柜笑眯眯的道:“不用银子买,想要新稻种的拿家里的稻种换就行,想换多少换多少!”
百姓们一时哗然,世家大族们也哗然。
这些百姓前些日子可是亲眼看着那些管事们捧着真金白银进去的,现在却说一分银子不要,拿家里的稻种来换就行,他们又是激动又是犹豫,一时反而没有先前的兴奋了,还是小乔出面才打消了他们的疑虑。
“康乐侯跟煜王体恤百姓不易,不愿赚大家的血汗钱,各位换了新稻种后用心栽种,安稳度过灾年,便是对侯爷跟王爷的回报。”
“……并且收成的新稻种,日后有多的也可以来铺子里换白米,换的稻种会送往其他郡县,分发给当地百姓们播种,如今大楚各地受旱灾所扰,这些稻种,说不定都能让许多人在灾年里活命……”
小乔口齿伶俐,不少人被她说的神情动容,心中的疑虑也尽数打消,一边说着感谢的话,一边赶紧让家人回去将稻种拉过来换新的。
如此一来,以庆阳城为中心,不少周边郡县的商人以及百姓蜂拥而至,都是为了这被皇帝亲口夸过的新稻种。 ↑返回顶部↑
傅湉神色严肃,去信让李庆年帮忙推广新的稻种,不需要百姓们花钱买,只需要用等量的粮食来交换就可以。
兴东郡跟南明郡的百姓大多知道傅家米铺,这个时候傅家米铺一直以来积攒的好名声就起了作用。李庆年派人将育出来的秧苗摆在米铺供百姓观看,有不少百姓闻询而来,有人犹豫不决的,就换个一斗回去自己试着育秧。待发现育出来的秧苗确实要比自家的长得好,便忙不及的用自己稻种来换新的。
傅家米铺的新稻种就这么一传十十传百,不仅是两个郡县的百姓来换,不少周边郡县的百姓听闻了消息,也带着米粮赶来换。
而远离南方的庆阳城,傅家米铺并没有积累下两郡的声名,便只能由皇室主导。
皇帝先是一道圣旨嘉奖了康乐侯,夸奖他年少有为,进献了产量更高更易存活的新稻种,在一长串的对康乐侯的褒奖之后,便是对于新稻种的重视,详叙了新稻种的种种好处,以及于家于国的好处。最后圣旨中说道:皇庄将以身作则,今年开春先换上新稻种。圣旨之中明里暗里的暗示官员世家,要为民身先士卒。
凡是听到了消息的官员公侯们,都派了人到康乐侯府上打听消息。
康乐侯府一时门庭若市。
但这就是傅湉的目的,庆阳城要说谁的庄子土地最多,那必然是这些世家大族名下的最多,要想扩大新稻种的名声,让普通百姓跟风换上新稻种,让这些人打头阵是最好不过。
于是他们才合谋演了这么一出戏。
果然如同他们预料中一样,在圣旨下来之后,各家都派了人来询问情况,加上还有周、卫、聂三家早就已经试种过,且这三家跟侯府的关系甚笃,可信度更高,不少人当即决定换用新稻种。
傅湉把他们全打发到了西市的傅家米铺去。
第113章
这些世家大族们缺的从来不是钱, 就算是三年的大旱也动摇不了他们的根基,这个时候会跟傅湉来打听新稻种的,都不过是为了向皇帝表忠心。
傅湉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这群肥羊。
新稻种的价格被翻了十番,世家们派去采买新稻种的管事们听完都懵了, 匆匆回去禀告主家, 虽然各个神情都不太好看,但最后管事们还是被打发来买稻种。
皇上亲自下了圣旨褒奖, 甚至皇庄都率先换了新稻种, 他们不换,不明摆着跟皇帝不对付么?
就算确实贵了点,那也得换,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从二月中旬开始,西市的傅家米铺便陆续有一茬茬的人捧着大把的银票来买稻种,小乔数钱数的手都软了,就干脆将仓库打开,让常喜带着人进去搬稻种, 她就一张桌子一把算盘坐在仓库门口, 噼里啪啦的运指如飞的算账收钱。
这热闹的场面吸引了不少百姓围观, 西市原本就多为平民百姓聚集, 偶尔会有大宅里的管事们来采买,却少见这么多家一起的。
好奇的百姓们你问我我问你,都在打听这都是在买什么, 这么热闹, 而且这些平时鼻孔朝天的管事们都捧着银子生怕买不着一样。
一开始没人知道具体的情况, 后来不知道是哪里传出来的消息,说是原来康乐侯的庄子上培育出了新稻种,抗干抗旱,又好伺弄,收成还比普通稻子多,据说卫国公府跟镇南侯府的庄子上一季都换了新稻种,别人都减产的时候,就他们的庄子上收成还多了。
有人还不知道从哪里得知了圣旨的事情,加进去后说的有鼻子有眼的,毕竟皇上都下圣旨的夸奖了,那肯定是没有错的。
于是等世家大族的管事们散去后,庆阳城的百姓们都纷纷好奇的围到了米铺周围,有人试探着上门询问,能不能也买一些新稻种,快要被凶神恶煞的二掌柜吓跑时,却听大掌柜笑眯眯的道:“不用银子买,想要新稻种的拿家里的稻种换就行,想换多少换多少!”
百姓们一时哗然,世家大族们也哗然。
这些百姓前些日子可是亲眼看着那些管事们捧着真金白银进去的,现在却说一分银子不要,拿家里的稻种来换就行,他们又是激动又是犹豫,一时反而没有先前的兴奋了,还是小乔出面才打消了他们的疑虑。
“康乐侯跟煜王体恤百姓不易,不愿赚大家的血汗钱,各位换了新稻种后用心栽种,安稳度过灾年,便是对侯爷跟王爷的回报。”
“……并且收成的新稻种,日后有多的也可以来铺子里换白米,换的稻种会送往其他郡县,分发给当地百姓们播种,如今大楚各地受旱灾所扰,这些稻种,说不定都能让许多人在灾年里活命……”
小乔口齿伶俐,不少人被她说的神情动容,心中的疑虑也尽数打消,一边说着感谢的话,一边赶紧让家人回去将稻种拉过来换新的。
如此一来,以庆阳城为中心,不少周边郡县的商人以及百姓蜂拥而至,都是为了这被皇帝亲口夸过的新稻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