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1 / 5)
贤妃受五皇子牵连, 早已被废去妃位,贬为庶人, 囚禁冷宫之中。
宫人抬着玉撵,郑宓与淑太妃一前一后,二人皆神色凝肃。身前身后侍奉的一行宫人侍卫,无一人敢发出声响, 皆是将心弦绷得紧紧的。
在宫中待久了,宫人们闻着味儿都能嗅出此时山雨欲来的气息。
冷宫凄凉, 宫室破旧, 宫门外安排了几个守卫。此地荒僻无人问津, 里头关的不过是些犯了罪不得宠的妇人。此处的守卫, 自然清闲。
那几名守卫站得歪七扭八的,倚靠在宫墙上闲聊。
两位娘娘的玉驾驾临,守卫瞧见, 连忙收敛了嬉笑, 慌不迭地行礼跪拜, 心中则惴惴不安, 不知方才的散漫是否被瞧见了。
玉撵停下, 郑宓在前, 下了撵,径直往里头走,淑太妃紧随其后。她们走得极快, 迈过门槛时, 郑宓因走得急, 险些被绊倒,幸而云桑警醒,扶了她一把。
淑太妃在她身后,想提醒一句“你慢些”,却出不了声,喉咙里像是堵了块石头,嘴唇都在颤抖。
从听那内侍说李槐这个名字,郑宓与淑太妃便都有了猜测。
贤妃自破败的殿门中走出,有宫人立即上前呵斥:“太后娘娘与太妃娘娘驾临,罪妇张氏还不速来跪迎!”
贤妃看到二人,先是眼睛一亮,随即面色灰白,她从前何其风光何其高傲,而如今面前那二人依旧衣裳鲜亮,高处云端,而她却已被碾入泥里。
“罪妇张氏,拜见太后娘娘、太妃娘娘。”贤妃跪地伏拜。
郑宓朝身后瞧了一眼,云桑会意,低低一礼,领着众宫人,留在了庭中。
郑宓与淑太妃走入殿中。贤妃低着头,看着她们从她身前走过,方站了起来,她看了眼外头侍立的那众多宫人,而今,便是这些她从前最不放在眼中的宦官宫婢,都比她尊贵。
外头破落,殿中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只是郑宓与淑太妃都揣着事,无心去看。
入了殿,淑太妃便径直道:“说罢,你知道什么,都说出来。”
贤妃站在她面前,这殿中只她们三人,似乎也不必摆什么场面,说什么面子上的话了。可贤妃仍是跪下了,道:“明辰病了好几日,求娘娘派个太医给他瞧瞧吧,狱中湿冷,疾病难愈,若不延医问药,恐怕难以支撑。”
淑太妃道:“好。”
她应允得如此干脆,贤妃倒有些意外了。
郑宓道:“明辰所犯,谋逆之罪,陛下顾念手足之情,未曾重责,只将他贬为庶人,关押于宗正寺大狱之中,已是仁慈。希望他余生不负圣恩,痛悔己过。”
这话说的是皇帝宽厚,对上皇第五子明辰已是网开一面,其实是告诉贤妃,明辰要在大狱中囚一世,是好是歹,全凭上意,要她见好就收。
贤妃听得出来,可她拿捏着的这桩秘事,已是她最后的筹码,而明辰的余生却还有漫漫数十年,贤妃不得不再讨要些恩典。
“陛下仁厚,天命所归,泽被万民。明辰是罪人,就在囚室中草草一生了,罪妇没别的心愿,只盼明辰这一生,能完完整整地过完,再留个后嗣,让他不至于血脉断绝,身后无人祭。”
郑宓皱了下眉,她不耐烦再与贤妃周旋,更不耐烦听她得寸进尺,正欲开口,却听淑太妃道:“好,我应你。”
郑宓惊讶,她转头看了淑太妃一眼,却见太妃容色,极为平静,唯有嗓音带着些微颤音:“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
贤妃得偿所愿,自然不再拖延,她自地上站起,开口说道:“是公主从江南回来的那一日。”
她用了旧称,称明苏为公主,说完了第一句,她看向淑太妃,眼中有些恐惧,有些怜悯。
那一日公主自江南归来,一路风尘,颠沛流离,人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精神气都像是被抽干净了,模样极是憔悴狼狈。
她被带入宫中见皇帝。
见了皇帝,她依旧为郑宓求情。 ↑返回顶部↑
宫人抬着玉撵,郑宓与淑太妃一前一后,二人皆神色凝肃。身前身后侍奉的一行宫人侍卫,无一人敢发出声响, 皆是将心弦绷得紧紧的。
在宫中待久了,宫人们闻着味儿都能嗅出此时山雨欲来的气息。
冷宫凄凉, 宫室破旧, 宫门外安排了几个守卫。此地荒僻无人问津, 里头关的不过是些犯了罪不得宠的妇人。此处的守卫, 自然清闲。
那几名守卫站得歪七扭八的,倚靠在宫墙上闲聊。
两位娘娘的玉驾驾临,守卫瞧见, 连忙收敛了嬉笑, 慌不迭地行礼跪拜, 心中则惴惴不安, 不知方才的散漫是否被瞧见了。
玉撵停下, 郑宓在前, 下了撵,径直往里头走,淑太妃紧随其后。她们走得极快, 迈过门槛时, 郑宓因走得急, 险些被绊倒,幸而云桑警醒,扶了她一把。
淑太妃在她身后,想提醒一句“你慢些”,却出不了声,喉咙里像是堵了块石头,嘴唇都在颤抖。
从听那内侍说李槐这个名字,郑宓与淑太妃便都有了猜测。
贤妃自破败的殿门中走出,有宫人立即上前呵斥:“太后娘娘与太妃娘娘驾临,罪妇张氏还不速来跪迎!”
贤妃看到二人,先是眼睛一亮,随即面色灰白,她从前何其风光何其高傲,而如今面前那二人依旧衣裳鲜亮,高处云端,而她却已被碾入泥里。
“罪妇张氏,拜见太后娘娘、太妃娘娘。”贤妃跪地伏拜。
郑宓朝身后瞧了一眼,云桑会意,低低一礼,领着众宫人,留在了庭中。
郑宓与淑太妃走入殿中。贤妃低着头,看着她们从她身前走过,方站了起来,她看了眼外头侍立的那众多宫人,而今,便是这些她从前最不放在眼中的宦官宫婢,都比她尊贵。
外头破落,殿中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只是郑宓与淑太妃都揣着事,无心去看。
入了殿,淑太妃便径直道:“说罢,你知道什么,都说出来。”
贤妃站在她面前,这殿中只她们三人,似乎也不必摆什么场面,说什么面子上的话了。可贤妃仍是跪下了,道:“明辰病了好几日,求娘娘派个太医给他瞧瞧吧,狱中湿冷,疾病难愈,若不延医问药,恐怕难以支撑。”
淑太妃道:“好。”
她应允得如此干脆,贤妃倒有些意外了。
郑宓道:“明辰所犯,谋逆之罪,陛下顾念手足之情,未曾重责,只将他贬为庶人,关押于宗正寺大狱之中,已是仁慈。希望他余生不负圣恩,痛悔己过。”
这话说的是皇帝宽厚,对上皇第五子明辰已是网开一面,其实是告诉贤妃,明辰要在大狱中囚一世,是好是歹,全凭上意,要她见好就收。
贤妃听得出来,可她拿捏着的这桩秘事,已是她最后的筹码,而明辰的余生却还有漫漫数十年,贤妃不得不再讨要些恩典。
“陛下仁厚,天命所归,泽被万民。明辰是罪人,就在囚室中草草一生了,罪妇没别的心愿,只盼明辰这一生,能完完整整地过完,再留个后嗣,让他不至于血脉断绝,身后无人祭。”
郑宓皱了下眉,她不耐烦再与贤妃周旋,更不耐烦听她得寸进尺,正欲开口,却听淑太妃道:“好,我应你。”
郑宓惊讶,她转头看了淑太妃一眼,却见太妃容色,极为平静,唯有嗓音带着些微颤音:“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
贤妃得偿所愿,自然不再拖延,她自地上站起,开口说道:“是公主从江南回来的那一日。”
她用了旧称,称明苏为公主,说完了第一句,她看向淑太妃,眼中有些恐惧,有些怜悯。
那一日公主自江南归来,一路风尘,颠沛流离,人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精神气都像是被抽干净了,模样极是憔悴狼狈。
她被带入宫中见皇帝。
见了皇帝,她依旧为郑宓求情。 ↑返回顶部↑